巴菲特每年都会撰写一封著名的致伯克夏股东的信件,并被大家广泛阅读和引用,而公司投资组合的构筑原理明明白白就在当中。当然,哪怕只想获得最基本的技巧和知识,也需要大量的实践。
巴菲特自然不可能例外,虽然他现在已经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但是他所撒播的投资种子,确实是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发芽的,只要我们会按照他的方式行事。
1.不接受“差不多”
对于公司2012年表现最为不满的股东,很可能正是巴菲特本人。
尽管这一年结束的时候,公司的财富在花费了13亿美元回购股票之后,还增加了228亿美元,但是在巴菲特眼中,这表现是“低于平均水准”的,因为公司的账面价值只增加了14.4%,低于标准普尔500指数16%的整体回报率。
不过巴菲特可不会就此认输。“我们将站稳脚跟。”他表示,“查理和我希望能够通过提升我们众多子公司的盈利能力来构筑每股价值,补强收购,分享投资对象的成长,在股价折扣较大时回购公司股票……不时进行大规模收购,这些都有助于达到目标。”
2.不拒绝改变
巴菲特32岁时,作为一位抄底买家在奥马哈建立起成功的私营投资合伙生意,而50年过去,82岁的他和过去其实并没有太多不同。
比如说,他现在依然在寻找各种折扣价格,来进行他的导师格雷厄姆所谓的“烟蒂投资”。
只是和半个世纪前相比,他身边有了两位投资副手Todd Combs和Ted Weschler,他们同样遵守董事长的买进和卖出原则,各自独立管理着伯克夏880亿美元投资组合的一部分。
对于自己选择的帮手,巴菲特显然很满意。最近,两位副手都得到了更多可以管理的资金,每人增加了近50亿美元。
“这两注都中了头奖。”巴菲特写道,“2012年,他们的表现都以两位数的优势超过了标普500指数。他们把我远远抛在了后面。”
3.信守自己风格
在信件当中,巴菲特表示自己其实也面临一定程度的压力,因为有呼声要求伯克夏将其坐拥的大量现金作为股息派发出来。
他说,自己其实也知道投资者需要收益的心情。
接下来,他用了很大的篇幅来解释,为什么只要他还在位,这样的事情就不会发生。
喜欢股息
巴菲特当然喜欢股息,伯克夏投资组合当中很多股票都提供可观的股息,而且股息还越派越多。
可是,巴菲特相信,比起派息而言,伯克夏完全可以找到更高效的,能够带来更多价值的现金使用方法,比如再投资于现在的持股,或者是进行新的交易等。
现金为王,在如何花钱上面,巴菲特对民主并不感兴趣。
4.专挑优秀企业
巴菲特将美国运通、可口可乐、IBM和富国银行并称为伯克夏的“4大投资”,而且这么说的时候,毫不掩饰自己的自豪之情。
“这4家公司都从事着不可思议的生意,管理他们的经理人都富有才干,而且一切以股东利益为出发点。”
巴菲特写道,“与其百分之百控股一家平庸的企业,我们宁愿拥有一家优秀企业的股份———虽然不能达到控股的程度,但有足够的规模就好。”
这里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一点。太多的时候,投资者都会专注于某一抢眼的产品或者重大的事件,但是对于企业管理层是如何运转的,以及他们对股东是怎样的态度却不够重视。
5.耐心等待机会
价格就是一切。“如果付出的价格过高了,一家非常优秀的企业也可以是一笔非常糟糕的投资。”
相反,如果买进价格折扣够大,哪怕是一个正在衰落的行业中的企业,也可以是个不错的投资选择。
因此,伯克夏最近才会对报纸胃口大好,在15个月的时间当中斥资3亿4400万美元收购了28家报纸。整体而言,纸媒体正在受到互联网的挤压,这就使得两位喜欢报纸的专家巴菲特和芒格能够以低廉的价格买进。
“长期而言,伯克夏从自己报纸投资所获得的现金盈利几乎注定将是呈下滑趋势的。”
巴菲特指出,“不过,以我们的成本,我相信这些报纸会达到或者超过标准,让我们的收购交易合算。”
回顾,投资,再投资———正是这样的投资思考方法让巴菲特获得了成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